【摘 要】本文讨论了预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提出了相应施工应对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裂缝;施工措施 1 前言 预拌混凝土的一个相当普遍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尤其是表面积大的板、墙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这在预拌混凝土的使用初期,由于各方经验不足,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有一些大型楼盘。因此引起群体投诉、上访事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为此,有必要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一下预拌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及相应的施工对策。 2 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 2.1 设计原因 1)设计结构中断面突变,导致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 2)设计中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构件的裂缝(如偏心、应力过大等)。 3)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墙板、楼板)。 4)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 2.2 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导致混凝土收缩严重,也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 3)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 4)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 2.3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 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对水化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4)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3预防预拌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具体措施 3.1 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抓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 (1)骨料。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满足结构和施工要求,粒径增大,可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可以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粗骨料必须是连续的级配,控制针片状含量不超标,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还可减少砂率及细粉料含量,达到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的目的。细骨料的级配要求合理,采用中砂可降低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值。粗骨料含泥量必须控制在标准以内,含泥量增大,不仅增加混凝土收缩,还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混凝土的抗裂十分有害。 (2)水泥。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水泥标准,水泥越细,强度等级越高,其活性与细度随之提高,带来的副作用是混凝土的自身收缩越大。 |